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北方药学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ISSN:1672-8351
CN:15-1333/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39287
数据库收录:
化学文摘(网络版);期刊分类:药学
期刊热词:
疗效,疗效观察,临床疗效,护理,临床疗效观察,合理用药,疗效分析,安全性,高血压,抗菌药物,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

来源:北方药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2 1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型糖尿病占临床糖尿病的90%以上,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共同导致的,往往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等 [1-2] 。主要为药

2型糖尿病占临床糖尿病的90%以上,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共同导致的,往往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等[1-2]。主要为药物治疗,以往临床多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但研究示其对部分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不佳[3],西格列汀为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临床效果好。本文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45例)和吡格列酮组(45例)。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年龄18~70岁;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及脑血管等重要系统疾病;②严重精神障碍;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④有糖皮质激素服用史。西格列汀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0.35±5.16)岁;平均病程(3.21±1.07)年。吡格列酮组男性 23例,女性 22例;平均年龄(52.25±6.08)岁;平均病程(3.39±1.27)年。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除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外,均行二甲双胍(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87,0.25 mg/片)口服治疗,0.25~0.5 g/次,2 次/d。西格列汀组在此基础上行西格列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40095,100 mg×7 s)口服治疗,0.1 g/次,1 次/d;吡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行吡格列酮(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282,30 mg/片)口服治疗,30 mg/次,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内胰岛素水平。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②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情况;③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1) 点对点的通讯方式:每个进程以节点(Node)的形式存在,并且节点可运行分布在网络各端口的多台计算机上。节点管理器负责存储所有节点的主题和服务信息[2],并在两个节点间建立连接查询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可以提高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数据传输的效率。

2.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的比较:治疗前,两组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均升高,且西格列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见表2。

2 结果

“功能性食品”课程主要介绍各种功能性因子、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检测、加工等,“功能性食品”课程针对生活中的主要实例,如抗氧化、防衰老、增强免疫、缓解视疲劳、降血压血脂等功能的实际运用,加强对糖尿病、肥胖症及高血压血脂等症状功能的改善调节,真正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s)

注:*表示每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格列汀组吡格列酮组45 45 tP 9.76±1.21 9.73±1.28 0.114>0.05 6.34±2.09*7.86±1.17*4.257 0.000 8.85±1.30 8.78±1.41 0.245>0.05 7.02±1.13*7.96±1.54*3.301 0.000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的比较(mU/L,±s)

注:△表示每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空腹胰岛素 餐后2 h胰岛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格列汀组吡格列酮组45 45 tP 7.35±1.23 7.31±1.42 0.143>0.05 11.64±1.65△8.67±1.49△8.962 0.000 44.20±6.32 43.96±7.53 0.164>0.05 58.66±7.28△49.95±7.60△5.552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比较: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且西格列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升高,且西格列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比较(±s)

注:#表示每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格列汀组吡格列酮组45 45 tP 3.56±0.95 3.53±0.84 0.159>0.05 2.79±0.51#3.06±0.65#2.192 0.031 31.12±10.37 31.24±10.41 0.055>0.05 61.04±17.32#39.98±13.29#6.468 0.000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容易发生心、脑、肾及眼底等并发症[4]。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β细胞的功能会逐渐减退,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减少[5],所以临床降糖治疗尤为重要。

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且西格列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见表1。

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一种基础的降糖药物,虽能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但不能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无法对血糖进行长期控制 [6]。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可升高机体γ受体的活性,同时提高对脂肪的摄取,从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抑制胰岛素抵抗及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7-8]。西格列汀为二肽基态酶-4抑制剂,通过延迟机体内GLP-1的作用时间,可达到促进机体胰岛素分泌和胰岛β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机体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此之外,西格列汀能延长体内胰岛素的活性,改善胰岛素的功能紊乱,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9-10]。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是直接反映机体血糖水平的指标,研究示,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吡格列酮组,说明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水平控制较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均能直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水平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情况,研究示,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小于吡格列酮组,说明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有效改善胰岛素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原因是由于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时协同效应更好,能更有效发挥降血糖作用。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减少机体胰岛素抵抗并提高胰岛β细胞的功能,值得推广。

本次提升面积为7 077 m2。该节点不是人流集中的区域,参与性不强,以观赏性的微地形植物景观为主,在地形上有高低起伏韵律性变化,在植物景观空间上也有低中高复合层次变化,植物种类多样,营造四季景色各异的植物景观,如图12所示。

参考文献

[1]王芬,陈开宁,郑小瑛,等.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8):819-822.

[2]张雯雯.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3):376-378.

[3]黄金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5):358-361.

[4]干异,杨成会.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2):1442-1446.

[5]闫文博.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111.

[6]杨娟,徐瑾,杨金乐,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与单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影响及不良反应[J].现代医院,2018,18(2):274-277.

[7]闫晓洁,王丽娜,温小明.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的疗效对比[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4):503-506.

[8]李霞,白小岗,刘欣齐,等.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6):384-387.

[9]周焰,韩亮.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7,38(4):476-478.

[10]孟琼,黄昊,傅晓东.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6):939-942.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3-0039-02

文章来源:《北方药学》 网址: http://www.bfyxzz.cn/qikandaodu/2020/0522/346.html

上一篇:吴茱萸中药热奄包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下一篇:不同四联药物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

北方药学投稿 | 北方药学编辑部| 北方药学版面费 | 北方药学论文发表 | 北方药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北方药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